芯片元器件
HOME
芯片元器件
正文内容
芯片创新 从消费电子到智驾智舱,安谋科技自研IP加速中国芯片创新
发布时间 : 2025-04-18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从消费电子到智驾智舱,安谋科技自研IP加速中国芯片创新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今天,几乎“无终端不智能”。

AI手机、AI PC、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诚然此前智能终端产业已经发展了数十年,但如今AI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让所有终端产业都面临一次新的洗礼。

实际上,被新技术席卷的领域不止是终端,包括端、边、云在内的各条赛道都涌现出新的场景、新的应用,随之而来的则是新的需求。

大到数据中心,需要应对生成式AI带来的海量数据处理需求;小到一块屏幕,如何高清且低延时地显示高质量画面,并支持AI技术衍生的新的人机交互方式。

从云侧到终端,从AI技术本身到AI技术激发的新应用,技术的爆发带来的是数据的爆发, 尤其是在以视频和图像为主要数据流的多媒体领域,这类挑战尤为突出。

在此背景下,业界应当如何应对这样的数据洪流?如何打破数据处理的瓶颈?从芯片层面来看,仅仅依靠通用计算单元来“打天下”的做法已然不现实,我们还需要把整个数据流系统升级扩宽,并做到“术业有专攻”。

就在昨天,安谋科技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媒体沟通会,正式亮出了其自研多媒体产品线的最新成果——“玲珑”D8/D6/D2 DPU和“玲珑”V510/V710 VPU。 值得一提的是,新推出的“玲珑”D8/D6/D2 DPU也是安谋科技本土自研的首款显示处理器。

从视频编解码到图像显示处理,安谋科技把整个多媒体数据流的处理链条理通,覆盖终端和云侧等不同细分场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级解决方案。

据悉,“玲珑”V510/V710 VPU相较于前代产品,在编解码性能方面均实现了翻倍式提升,“玲珑”D8/D6/D2 DPU也在性能、灵活性、扩展性以及成本功耗控制等方面展现出了不少亮眼特性。在消费电子、智驾智舱、AR/VR、智能家居 等众多关键场景下,视频编解码及图像显示等多媒体处理相关的诸多核心痛点都能被很好地解决。

此次“玲珑”新品的发布,既是安谋科技自身核心产品迭代的重要成果落地,也是其自研业务对中国芯片产业加速赋能的关键助力。

在这一关键节点上,智东西对话了安谋科技的资深研发专家,对此次“玲珑”多媒体产品线“上新”背后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挖掘,三位受访人也分享了安谋科技对产业方向趋势的深入思考,让我们对DPU和VPU赛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左至右:安谋科技DPU产品经理柴卫华、多媒体处理器研发负责人周华、VPU产品经理董峰

一、从云侧到终端,多媒体处理需求爆发,剑指千亿美元市场

今天,芯片产业面对的需求日益复杂,各种新的挑战不断涌现。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AI处理和生成的内容都在逐渐“升维”, 从简单的文字到图片,再到以假乱真的3D视频……

这一切都带来了视频及图像处理需求爆发,数据就像汹涌的水流般涌来,而整个“排水系统”,从数据的编解码到视频、图像的最终呈现,都需要进行一次升级改造。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VPU就如同水泵水管,让水流速更快更通畅,让视频数据的编解码效率更高;DPU就如同水龙头,最终让各类视频内容、图像图形得以高质量地呈现;而服务器中的海量GPU则更像是造水的源头,通过计算来生成海量数据。

可以说,安谋科技从IP层面把多媒体数据处理的基础设施给打牢了,数据处理系统的一些关键节点也被强化升级了。

在终端侧,智能设备对视频处理能力的需求正在快速爆发,而先进VPU在各类设备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其视频编解码性能,降低视频处理所需的功耗与时延。

比如在手机 上,直播持续火爆、短视频制作逐渐兴起,手机内容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在汽车 上,各类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大量视频数据处理,智能座舱中的大屏化、多屏化、高清化趋势也极大地带动了对DPU的需求。

汽车也被业内认为是继消费电子、AIoT、安防监控之后,VPU最具潜力的终端应用场景之一。

根据专业市研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车载摄像头的搭载量或突破1亿颗, 年复合增长率25.7%;2025年车载显示市场的规模也将进一步超过1200亿元。 这两组数据也侧面反映了视频编解码和显示处理在汽车领域的实际用例不断增加。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在云侧,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需要借助VPU来应对海量视频数据的加速需求,根据市研机构预测,2028年全球视频流媒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130亿美元, 其中视频直播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对编解码要求更高,对成本和延迟也更敏感。

总体来看,VPU和DPU有望成为芯片行业下一波集中投入的细分赛道,这些产品虽然“名气”不大,作用却不可忽视:试想,若没有VPU把编解码带宽的瓶颈解决,没有DPU把终端显示输出的问题解决,再强大的系统也难以提供优质的端到端体验。

二、从消费电子、智驾智舱到AR/VR,“玲珑”诸多黑科技傍身,瞄准核心需求痛点

正如前文所说,行业的变化催生出新的需求,同时带来新的挑战,安谋科技此次带来的“玲珑”DPU和VPU新品正是瞄准了这些痛点发力,凭借诸多亮眼新特性,解决了不少行业难题。 当然,这也离不开安谋科技与产业玩家的深度合作,三位受访人在交流过程中都提到了一个关键点——“把客户当成师傅”。

具体来看,在终端侧,尤其是智能驾驶、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无人机、AR/VR等前沿终端应用领域,高清、实时的视频处理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能力对系统高效运行、提升用户体验都是非常关键的。

安谋科技VPU产品经理董峰提到,在汽车行业,车企们开始逐渐形成一些端到端的整体思路,车企不光会聚焦车本身,在业务层面也会涉及到端到端的训练和一体化闭环, 例如智能闭环或是商业闭环。但不论车企做怎样的创新尝试,其核心都会涉及到对应实际场景的数据使用,离不开数据的处理。

▲安谋科技VPU产品经理董峰

在AR/VR领域,个别国际大厂倾向于“高举高打”,其MR头显对高性能处理、高数据带宽、低延迟有着强需求,而国内诸多AR/VR创企则更多聚焦于“轻量化”AI可穿戴设备的思路方向,性能功耗平衡以及成本控制是这类产品的刚需。

正如董峰所说,其实在终端领域,一个永恒的命题就是如何“花小钱办大事”, 如何用最少的成本和功耗,去把应用体验做好,而“玲珑”多媒体系列的突出优势,恰恰在于此。

在4K/8K应用场景中,新一代“玲珑”V510/V710 VPU相比上代产品的编码质量提高了25%以上,采用了多核处理架构,软硬件交互性和可扩展性都进一步增强,可以兼顾主流市场和新兴应用的实时编解码需求。此外,“玲珑”V510/V710 VPU还集成了内存管理单元(MMU),可以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并降低系统复杂度。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玲珑”V510/V710 VPU首批支持了H.266标准, 该标准是业内最新的国际视频编码标准,正是为了应对高清视频技术普及所带来的海量信息传输和存储挑战而生。据了解,在同等画质下,H.266能够比上一代标准节省约50%的流量, 高清视频的传输和存储成本得以显著降低。

董峰在发布会上分享道,支持H.266标准背后,研发团队在微架构层面进行了大量创新,甚至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几乎重写了代码,这无疑既耗时又极具挑战性。如何在支持新标准、提升编解码效率的同时,还要兼顾成本和功耗,这些都是团队在实际研发过程中必须面对并克服的难题。

当然,上述“玲珑”V510/V710 VPU的种种特性也可以在“云端”数据中心等高性能计算场景发挥作用,覆盖端、边、云等各类智能应用场景,这也是其主要优势之一。要知道,海量视频数据在训练之前,都需要通过VPU“转化”成原始数据格式,再喂给大模型。

当下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任务增加,对高清视频编解码的处理速度和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典型的文生视频等多模态应用,既要保证数据准确,又要低延迟、高吞吐量。全新的“玲珑”V510/V710 VPU能够很好地胜任新兴场景的各类视频编解码任务。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安谋科技多媒体处理器研发负责人周华细述了安谋科技“玲珑”研发团队的成长历程。在2019年成立时,安谋科技虽然在VPU赛道上还是一个“后起之秀”,但经过几年快速成长,目前“玲珑”团队已成长为一支拥有80余名人才的高素质集体,并在对行业顶尖标准的支持上跃居引领地位。

▲安谋科技多媒体处理器研发负责人周华

以此次发布的“玲珑”V510/V710 VPU来说,该产品是国内首批同时支持H.266标准的编码及解码视频处理器,这不仅彰显了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推动中国创芯势力跻身国际领先行列。可以说,对于前沿技术创新的积极探索和坚定追求,是安谋科技快速克服技术挑战并实现领先的根本动力。

除此之外,随着视频图像逐渐成为各类设备上的重要信息载体,图像显示技术的应用边界也在不断拓宽,从AI PC、AI手机、智能家居到智能座舱,消费者对智能设备的信息交互和娱乐需求也日趋多样化。

很难想象如今的汽车已经可以变身“家庭影音娱乐空间”,其中超高清、超大屏、跨屏联动、多屏异显等趋势日益显著,对图像显示技术的实时处理、画质增强、数据安全等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这些新需求和新场景,安谋科技打造了旗下首款本土自研的图像显示处理器——“玲珑”D8/D6/D2 DPU, 能够很好地兼顾高性能、高画质和高灵活性,单IP就可以支持单路8K 60FPS或4路4K 60FPS的高清实时显示输出,并且具备低时延、低系统带宽和高数据安全等优势。

在发布会上,安谋科技DPU产品经理柴卫华分享了团队与客户沟通过程中的诸多关键细节。他表示,比如在安防市场中,客户对画质表现和成本控制的要求都尤为“苛刻”,甚至到了“拿着放大镜一帧一帧对比画面” 的程度。无一例外,客户都希望在提升画质的同时,还能保持甚至进一步降低成本开支。

▲安谋科技DPU产品经理柴卫华

为了挑战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柴卫华和团队一起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

比如与Arm架构的深度协同就给“玲珑”DPU带来了独有优势。“玲珑”D8/D6/D2 DPU集成了AFBC(Arm帧缓冲压缩)技术,在确保整体系统方案的高性能和高画质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带宽和功耗。

其内置的Arm MMU-600/700中的TBU模块,能够针对不同显示场景进行精细化调优,从而有效降低系统访问延时,提升响应速度。此外,“玲珑”D8/D6/D2 DPU还全面兼容了Arm TZMP(Arm TrustZone媒体保护)架构,这让显示数据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

柴卫华特别提到,多媒体领域的应用场景纷繁复杂,客户的需求痛点也各不相同,有的问题需要从IP层面入手解决,而有些则需要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量。 安谋科技的“玲珑”产品在交付环节,不仅提供了完整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且“玲珑”团队还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系统支持服务。

对于这一问题,周华也在发布会上做了重点解读。他提到,无论是VPU还是DPU,“玲珑”团队从产品立项设计之初,就高度重视架构的适配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确保产品能够应对不同场景的挑战。 团队深入融合软件和硬件层面,实现了对端、边、云需求的全方位覆盖,同时秉承平台化的思路去进行产品规划和设计,这样既能保证了产品的普适性,又实现了差异化, 可谓是芯片企业心中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形态。

三、自研业务相关芯片出货破5亿颗,安谋科技为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架桥提速

“玲珑”VPU和DPU的诸多亮眼特性,以及对行业需求的精准把握,都是安谋科技近年来自研业务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聚焦AI、CPU、NPU、信息安全和多媒体处理等核心研发领域,安谋科技逐渐形成了完整且成熟的自研业务产品矩阵,从“周易”NPU、“星辰”CPU、“山海”SPU,到“玲珑”VPU和DPU, 这一系列本土自研的处理器在国内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落地方面发挥着“加速器”的作用。

据了解,“玲珑”多媒体系列从2020年首次发布以来,一直围绕产品灵活性、定制化能力、编解码性能以及软件固件支持等方面重点投入。周华提到,“玲珑”产品线不断迭代升级,如今已经走到了行业前列,而这次DPU首秀也进一步补齐了整个“玲珑”多媒体处理器的链路。

官方数据显示,安谋科技自研业务的授权客户已超过220家, 相关芯片累计出货量也突破了5亿颗, 自研业务核心技术专利达到150多项。 其中,“玲珑”VPU的国内授权合作伙伴已有30多家, 从智能手机、PC、智能汽车到智能安防等主流场景均有覆盖。

这些成绩的取得,在智东西看来,一方面离不开企业自身在自研业务领域的长期坚持布局。 自2018年独立运营起,安谋科技既已开启了其自研之路,为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网、基础设施、移动终端等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芯片设计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另一方面,对目标市场、目标场景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前瞻布局, 同样也是其自研业务可以快速增长并屡获行业认可的关键因素。

董峰在交流中提到,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安谋科技与客户之间的紧密互动,把客户视作“师傅”, 本地团队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学习交流,按照客户的实际需求来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

多媒体产品面向的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市场,很难做到“一个标品打天下”。因此,保持与产业的信息通畅极为关键,闭门造车绝无可能取得成功。

自研业务的成功落地也进一步彰显了安谋科技构建本土IP稳定供应链、助推国产芯片创新发展的独特价值。

实际上,安谋科技本就是一家“成长于本土、服务于本土” 的芯片IP企业,从不断迭代自研产品,到持续引入Arm先进技术,尤其是今年“Arm技术授权订阅模式”落地中国市场,其本质上都是在为本土合作伙伴提供更优质可靠的IP供给、技术服务和系统级支持,进而加速本土芯片创新。

安谋科技充分发挥“全球标准、本土创新”的独特优势。据悉,不仅“玲珑”处理器新品继承了Arm技术基因、兼容了Arm技术生态,而且安谋科技自研IP与Arm通用IP能够实现异构协同,不同计算单元形成有机结合,发挥出1+1>2的作用, 异构计算的价值尽显无疑。

作为异构计算平台的最新落地成果,今年新发布的此芯科技首款AI PC芯片“此芯P1”集成了Armv9 CPU核心、Arm Immortalis GPU以及安谋科技“周易”NPU等自研业务产品,能够为生成式AI在PC等端侧场景应用提供核心支持。

从商业进展和客户反馈来看,安谋科技是助力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技术桥梁”和“创新引擎”, 其独特价值日益凸显。据安谋科技官方数据显示,其国内授权客户已有400余家,相关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达到350亿片。

“只有国内芯片企业获得成功,我们自身才能成功”, 这正是该企业多年来遵循的原则。

结语:AI时代与视频时代碰撞,“玲珑”处理器为数字多媒体产业注入芯动能

从终端到云侧,视频处理和图像显示需求的爆发都是实打实的,也给芯片行业带来了不少机遇和挑战,安谋科技自研的“玲珑”多媒体新品无疑给VPU和DPU赛道注入了新的动能,帮助国内芯片企业更好地抓住这些需求痛点,更快速高效地推进产品研发。

这背后,从对于技术创新的坚持,到与产业客户密切配合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其自研业务的“开枝散叶”,既离不开其自身过硬的技术实力,也离不开产业联合迸发出的旺盛生命力。

展望未来芯片产业,在诸多变量之下,芯片企业对于新技术的快速适应能力、快速落地产品的能力将面临更大考验。在立足本土市场,加速本土芯片产业创新的方向下,安谋科技的“中国创芯故事”有望谱写更多精彩篇章。

澳媒:芯片制造进步凸显中国韧性和创新

来源:环球时报

韩国“电子新闻”网站6月9日报道,原题:中国半导体生产能力, 5年内将增加40% 据市场调查公司TechInsights预测,中国半导体产能将从今年的631msi(百万平方英寸)增长38.7%,到2029年将达到875msi。中国早已将半导体定义为战略产业并进行培育,相关企业的支出从2018年的110亿美元激增至2023年的近300亿美元。过去几年设备采购的爆炸式增长正转化为产能的快速提升。实际上,今年半导体年产能预计将比2018年增加2倍以上。这是积极主动的晶片制造设备投资增加的结果。

中国正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半导体供应链,以应对美国的制裁。相关分析认为,有关投资可能会在中国内部使用并增加新产能,也会对世界半导体价格产生很大影响。(章华心译)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6月10日文章,原题:中国半导体的顽强生命力 笔者曾讨论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如何成为美中竞争的关键战场。测评媒体“汤姆硬件”的最新报告,为我们了解中国的发展速度提供了宝贵见解。

华盛顿的人还不了解中国在半导体技术方面的快速进步,特别是从7纳米到3纳米芯片的飞跃,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重大技术突破。这一进步向传统上在尖端半导体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西方提出了挑战。即使面对西方制裁和阿斯麦光刻机越来越多的限制,中国科技企业仍表现出持续的创新能力。

面对西方打压,中国利用光伏面板制造商的经验和技能,并在无与伦比的工业和科学基础支持下,在技术上突破阻碍。美国不断推出制裁措施,试图限制中国获得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和设备,尤其是极紫外光刻机。现在回过头来看,中方似乎通过巧妙的决策先发制人地避开了有关问题。

半导体产业被列入“十四五”规划,中国明确提出实现“核心技术”自主的目标。相关政策包括大量研发投资,重点关注集成电路和先进材料等关键技术,并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密切合作,促进创新。中国的战略举措意在全面提升本土半导体产业,确保在全球生产链中的地位,在地缘政治限制下保证中国的韧性和技术主权。中芯国际这样的公司很可能与国内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密切合作,以提高先进产品的产量,这并不奇怪。最终,此类合作使中国能在美国制裁的情况下,使用旧设备生产更先进的芯片。此外,中国正在探索替代技术工艺,以推动半导体制造继续发展。通过大力投资国内研发、与本地设备制造商合作以及探索替代技术,中企成功化解了美国出口管制带来的诸多挑战。

芯片制造技术的进步以及中国采取的战略措施,凸显这一产业的动态性和快速发展性。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凸显科技格局的重大转变。面对美国制裁,中企表现出的韧性和创新能力再次凸显中国的战略政策重点,以及对实现“技术主权”这一核心关注点的决心。随着中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不断进步,全球在科技治理等领域的力量平衡将发生深刻变化。(作者卡里·麦肯,乔恒译)

相关问答

芯片技术能否颠覆原来的技术创新出新的技术来?

“芯片有路研为径”。现今的芯片之“殇”、不会永远成为我们科技进步的“软肋”和“短板”。作为计算机核心元件和互联网及大数据“核芯”的微电子芯片,正受到...

从华为芯片事件谈谈创新创造的重要性?

华为芯片事件凸显了创新创造的重要性。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它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竞争力。华为芯片事件导致华为无法获得美国供应商的芯片,这对其业务造...

兆易创新生产什么芯片?

兆易创新生产的是物联网芯片。1.兆易创新是一个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研发的公司,因此生产的芯片以物联网芯片为主。2.兆易创新的物联网芯片款式涵盖了智能家居、汽...

光子集成芯片龙头概念股?-ZOL问答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目前,中国芯片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中国芯片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不足...

当今中国自主创新制造芯片,最大的难点在哪?

谢谢邀请!一方面,市场竞争太激烈,市场不给新的芯片发展起来的时间(没设计)目前咱们中国并不是设计不了芯片,而是难在当前的条件下,市场不会给你时间,...苹果也...

兆易创新的行业地位和未来前景?

地位重要,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兆易创新处在集成电路产业中游,上游是设备与原料供应商、制造商,下游是分销商、方案商、电子产品制造商。所在的芯片设计和制...

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怎么样?

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针对集成电路乃至半导体技术的国内产业安全和全球技术,依托中芯国际在京子公司,创新中心促进中芯国际与行业上下游骨干企业、高等院...

兆易创新是ai芯片吗?

兆易创新是中国的一家半导体公司,它的主营业务是开发和销售芯片产品。兆易创新的产品线非常广泛,包括音频、视频、存储等领域,也包括了人工智能(AI)芯片。...

东芯半导体与兆易创新谁强?

1.要说实力的话还是兆易创新比东芯股份强很多。2.兆易创新的存储芯片已经开始批量生产ddr4了,而东芯股份还在做ddr3。在营业收入和利润方面兆易创新也比东芯...

华为麒麟980芯片创新的加入了AI,使得高通骁龙落后一个层面,真的吗?

麒麟970的亮点就是具备专属AI功能的NPU,至少在独立AI芯片的推出上,麒麟970快了高通一步,通过这颗AI专属芯片,确实明显提升了麒麟970在AI运算上的效率,未来的...

 数码港  山东有线电视台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