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安防芯片悲歌:用3年突破芯片封锁,撑起众多国产企业
任正非说华为要开始迎接寒冬,按照华为的惯例,他们将缩减边缘业务,争取渡过难关,但是在安防上,华为不仅没有缩减,反而加大投入,成立了华为最复杂、覆盖面最广的军团-华为机器视觉军团,它的前身就是安防。
那么华为安防和它的军团到底在做什么?为啥要逆势发展呢?
大家好,我是熊猫。今天来就说说一个非常感人的华为安防故事。
2017年,华为成立了安平业务部正式进军安防市场,并且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在2年内成为全球第三,然后他们觉得这个目标太小,又立下更大的目标,说要在2025年做成全球第一。
华为立下的目标,一般都能实现,所以当时业内普遍认为华为将打破行业的格局,而且华为确实有这个实力,彼时的华为已经是全球安防芯片的最大供应商,它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更是占据70%的市场份额。
但是让很多人惊讶的是,三年过去了,别说大目标,华为连小目标都没做到,在2020年排行榜单中,华为连前十都没进去、甚至他们安防芯片的市场份额也掉了一半。
此后华为更是将安平业务多次改名,先是在2020年改成:“华为机器视觉”,然后又在2022年成立了“华为机器视觉军团”。
有人说,华为还没有放弃安防,也有人说:华为打不过就改名换赛道。
那么问题来了:华为真的放弃安防业务了吗?,为啥连小目标都没达到呢?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隐情吗?
答案还真有,华为排名其实没有那么差,而且还有个一鲸落,万物生的感人故事。今天给大家讲清楚。
安防大部分人可能看不上,但是国家已经通过“平安城市”“雪亮工程”以及“天网工程”,将整个社会融入进安防里,大到国防、重点单位防护、小到银行、医院、学校等基础单位设施,都离不开安防。
可以说安防就是公共安全、就是国防安全和民生安全,没有安防,中国治理城市的成本将上升数倍,甚至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摄像头的重要性还将上升一个层次,充当城市的眼睛,而摄像头就是安防的一部分。
如果这些看似不起眼,但是关乎民生和国防安全的设备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大家应该也能猜得到。
所以中国在解放后不久,就开始发展安防,现在已经经历了四次迭代,在华为、海康威视、大华等企业的带领下,中国也从零开始突破,一跃成为全球安防的领导者。在全球安防企业排名前50里,中国占据了一半,而且排名前两位的都是中国企业,分别是海康威视和大华。
大家是不是很奇怪华为去哪里呢了?这还要从40年前说起。
1980年代中国安防行业都以国外产品为主,一般是通过深圳然后流向全国各地,当时还属于第一代通信的是模拟信号时代,大哥大都很少见,更不用说摄像机了,所以这时的安防摄像机品牌,还是以外企为主。
后来中国制造虽然逐渐发展起来,也有了自己的摄像头生产线,但是大部分还是组装生产线,芯片等核心部件依旧掌握在日本索尼、德州仪器等国际巨头手里。
这些巨头的态度非常傲慢,占据着垄断的地位,不仅把芯片卖得非常贵,而且服务态度更差,中国厂家必须先缴纳数十万元的许可费,才能获得权限开发。
当时,我们的安防大部分利润,都被他们拿走了,其中就包括海康,大华。
而华为瞄准的正是摄像机的关键部件:视频编码芯片。
当时华为已经决心做芯片,他们将业务分为两块,一块是SOC大芯片,还有一块是各类小型芯片,为了芯片更好发展,华为在2004年成立了大名鼎鼎的:海思半导体。
但是和很多人印象中的不同,华为并没有将希望都寄托在海思身上,其中难度更高,重要性更大的SOC芯片放在本部,海思负责反而是更加碎片化的“小型芯片”。
海思当时的目标是在3年内,完成40亿的对外销售额,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同时研发了数·款芯片,有SIM卡芯片,机顶盒芯片以及我们说的视频监控芯片。
然而海思的开局并不顺利,SIM卡芯片门槛低,竞争激烈,海思刚研发出SIM卡芯片的时候,价格已经下降十倍,无奈只能放弃,机顶盒芯片也同样不理想。
在海思的前三年,他们几乎没有对外的销售额,更别说完成40亿人民币,只差一步就该黯然退场了。
所以他们将希望都压在了视频监控芯片上,这才有了后来海思与中国安防企业的传奇。
2004年后,为了达到“平安城市”等规划,中国相继开启了平安工程、雪亮工程和天网工程等大型工程,要在全国搭建一个可以覆盖“省市县”的监控和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就需要大量的摄像头。
当时摄像机监控正在由VCR录像机转到DVR录像机,VCR就是磁带录像机,一般是在录像机拍摄后,将内容存在磁带上,不过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占内存。
一个监控网点记录每个月的录像记录,就需要消耗一大堆的录像带,不仅占地方,而且成本也非常高,所以这种技术肯定是不能满足大型工程的需要。
而先进DVR录像机就可以满足,它采用的是硬盘储存,硬盘有易失性,简单来说:新的视频可以自动覆盖旧视频内容,所以当时国内很多企业就瞄准了DVR录像机。
但是这种技术非常先进,它需要H.264视频编码芯片和算法,才能进行压缩,即使是在国外,也只有少数几个头部厂家才会提前布局。
而华为恰恰有这样前瞻性,它们研发的Hi3510芯片,就是H.264视频编码芯片。
所以视频监控就是海思为数不多的机会。
他们为了把握住机会,制定一系列策略,准备与国际芯片企业竞争,他们价格高,服务差,不够人性化,海思就用服务和性价比,来吸引客户,甚至用免服务费的方式,拿下众多中小型的摄像头订单。
当时业内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如果大厂不用海思的芯片,那么质量就会被小公司赶超,他们不用也不行。
这就是海思的底气和骄傲,他们凭借整套的解决方案打破国外的垄断,属于华为安防的春天来了。
2007年,华为海思与如日中天的大华股份签订共同研发合同,2010年,海思安防芯片又征服了当时安防第一巨头的海康威视,此后海思越做越勇,很快就拿下国内外79%的DVR芯片市场份额。
海思和中国安防企业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安防企业帮助海思在芯片领域站稳了脚跟,让他们不至于毫无收获。
而海思的芯片又撑起了整个中国安防企业,他们生产的DVR摄像机,几乎卖到全球,挣得盆满钵满,尤其是海康威视和大华,很快就成为全球知名的安防企业。
但是属于华为和海思芯片的辉煌才刚刚开始。
2011年后,安防摄像头开始了第二次升级,由原来的硬盘录像机转到数字时代的网络高清录像机,也就是:NVR,但是NVR录像机对于算法和镜头的要求更严格,而华为海思恰好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在2012年研发出SOC芯片(K3V2),并且首次搭载在手机上。
而这个SOC芯片恰好具备这种算法能力,果然2014年,他们就推出业内首颗NVR处理器Hi3516A,它是专门针对高清录像和产品开发的,有丰富的接口以及模块化的思路。
你可以理解为本来需要大家一起来,才能完成NVR录像机的研发和生产,但是有了海思的芯片,一家小厂都可以做到这些。
在技术升级的阶段,一款简单好用,而且性价比高的芯片,对于中国安防企业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助力,让他们可以放心的和国际安防巨头争夺市场。
所以在数字时代,中国的安防企业不退反进,在全球继续攻城掠寨,队伍是越做越大。
在安防业内有个“二超多强”的说法,说的就是:先海康和大华,之后才是其他企业,而其他企业里还有一堆中国安防企业。
实际上这里应该在加一句:一超多强,因为在海思身后,也有一堆中国安防芯片企业正在崛起,他们共同为中国安防产业链建立了坚实的堡垒。
2016年之前,国际安防芯片是以德州仪器(Ti)、恩智浦半导体(NXP)、安霸等外企为主,而在2016年之后,海思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安防芯片企业,市场份额稳定在60%以上,妥妥的隐形霸主。相反的,那些傲慢的国际巨头,已经基本被摁在地上摩擦了。
2017年,在完成安防芯片登顶后,华为成立了安平业务部,宣布正式进军安防,说实话,这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很多业内人士不太理解,华为为何要和他们抢饭碗。
尤其是他们的销售部部长彭晓东说:先定个小目标,华为安防业务争取做到全球前三时,大部分业内人都担心华为既然做了供应商,为何又要做产品端?,而更多的企业是害怕华为会不会抢占他们的市场份额?会不会断供他们的芯片。
因为在这一年,华为安防芯片的份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70%。
所以有些大型的安防企业已经开始找新的供应商,他们投资国内其他企业,比如富瀚微、星宸科技、国科微等等。
但是华为并没有放弃做安防业务,而是加快布局的脚步,不仅在安防上进行布局,而且在业务上,也是不断地攻城掠寨,很快就拿下数个省级平安城市的大单,连全球第二的大华都感到很无奈,他们的一位销售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也在做,但是他们太能打了。
2020年,华为段爱国,又立下了一个大目标,他说:华为做到全球前三,五年内争取做到全球第一。
华为的压迫感让很多企业越来越无奈,有些人甚至不太理解华为到底要做啥。
其实答案就藏在安防的技术升级 以及华为的布局上:2016年后,5G、人工智能、云计算开始兴起,安防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往智能的方向发展,安防中最重要的就是视频监控,而视频监控离不开摄像头。
但是摄像头在5G和AI的作用下,已经不止是起到安防的作用,全球有65%的行业数字化信息来自视频,它覆盖工业生产、生活、通信、娱乐等各行各业。
有人把CPU比做未来智慧城市的大脑,然后把摄像头等传感器,比做城市的眼睛。
换句话说:安防已经不止是安防,它还是信息的入口,是智能感知的入口,一个数字化的社会,离不开信息,而一个智能化的入口,更离不开感知。
所以华为在2020年时,将安防改为机器视觉,当时有人说华为打不过,就改名换个赛道,其实华为不是换赛道,而是将安防的战略地位升级,他们看到的不是安防,而是整个智能世界。
然而,华为成功了吗?
并没有,安防业务有2大块市场,一块是集中化市场,像平安工程、雪亮工程等等大型政企工程。
这种工程是华为最擅长的,它们长期和政企打交道,已经养成一整套的快速的解决方案,所以华为在竞争上亿元的大型订单时,优势特别大,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只要有招标,其他人根本比不过。
而另外一块是碎片化市场,它的份额更大,但是较为分散,比如医院、学校、商场等中小型商用场景,这种零碎的市场非常依赖软件和解决方案,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针对性的解决客户的痛点。
海康威视、大华等老牌大企,都是依靠这个,深入碎片化市场,但是华为在这块做的并不好,或者说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
是因为华为没有软件和解决方案能力吗?
当然不是,华为在软件行业是排名第一的,系统解决方案更是世界领先级别,但是他们并没有去做,或者说连做的机会都还没到。
因为华为在发力的关键时刻,遭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们被老美制裁了。
2019年,华为被老美划入到“实体清单”里,导致老美的企业不能再为华为供货,像高通、英特尔等芯片都断供了,市场上人心惶惶,都在说华为没戏了,很多合作伙伴担心被华为连累,都不敢用华为的设备。
关键时刻,海思站了出来,他们总裁何庭波发表了一篇《致员工的一封信》,宣布多年打造的备胎终于转正,
老美企业供不了的芯片,华为自己生产,而且要做的比他们还好。
然后华为不退反进,相继发布了麒麟990手机芯片、鲲鹏920云处理器、昇腾910AI处理器、凌霄网络芯片,用实力打消了合作伙伴们的担忧,同时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比正牌还要牛得多的备胎。
海思这个芯片巨头开始浮出水面,成为中国故事当中最热血的存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后续制裁,海思将踩着高通和英特尔上位。
所以你说老美会愿意吗?肯定不乐意啊,后续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老美不仅不让美企给华为供货,还在2020年这个关键时期,再次加强对华为的制裁,史无前例制定了针对政策:只要用了一丁点老美的技术,就不能再为华为代工芯片,这项措施导致华为整个集团都陷入了缺芯的危机。
当时华为的主要业务有三个:一个是企业业务、一个是运营商业务、还有一个是消费者业务。但是不管是哪个业务,都离不开芯片,按照业内估计,有80%的业务都会受到冲击,很多人都在担心华为会不会一下子被打趴下。
而这个阶段也正是华为安防发力的阶段。
那段时间为了活下去,任正非罕见的亲自出山,领导整个华为,他说:我们要努力的活下去,而且要好好的活下去。
华为确实做到了,而且比所有人能想到的活的更好,但是代价也很惨重,海思高端芯片全都不能再生产,其中就包括手机SOC芯片和安防芯片,前者让华为手机销量直接腰斩,后者让整个安防产业陷入将近一年无芯可用的地步。
而海思安防芯片的市场份额也从原来的70%直接掉到了30%,而且基本靠低端芯片撑着,本来很多人担心这大块的市场份额被外企拿走,然而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
因为在海思带头冲锋下,外企在安防芯片上,早已经被打趴下,反而在海思身后的其他国产品牌,慢慢而起。
如果说以前的海思像一头巨大的鲸鱼,那么海思走下神坛,其他国产品牌顶上的过程,就像鲸落,有一鲸落万物生的神迹。
海思安防芯片的确让人惋惜,而以它为基础的华为安防芯片自然更不好受。
在华为生死存亡时刻,安防并不是主业,所以它们不仅有缺芯的问题,更得不到华为其他部门的支持,像AI、云计算等部门都在度过自己的难关,自然没有余力帮他们去开拓碎片化的市场。
所以有些人会说华为安防实力不行,或者做不到自己的目标,其实应该考虑一下当时的环境。
实际上,华为安防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不堪。
根据安防调研机构Omdia的一份报告推测,2020年,全球智能视频监控市场份额中,华为闯进前四,排在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和安迅之后。
这边要说明下,这份排名只是相对靠谱,实际上并不准确。
因为华为并没有公布安防部门的业绩,同时这份榜单也有部分外企业缺失,但是在国内华为依然排到了前五的位置,足以说明华为在安防这块的努力。
但是成绩仅仅如此,依然是不够的,华为定下的目标,一般都会争取做到,在安防上也如此,他们将不仅将安防部门升级为机器视觉,更是在2022年直接成立了华为机器视觉军团。
军团是华为在2020年提出的概念,军团就好比一个专业运动员的教练团队,有人负责训练,有人负责营养、有人负责康复。
华为军团也是如此,他们将科学家、工程师和营销专家等组成一个团队,然后让他们深耕每个领域,去和企业沟通,帮助这些企业在5G、人工智能时代完成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然后自己再盈利。
2021年,华为第一次成立5大军团,此后陆续成立了20多个军团,但是华为机器视觉军团却是最特殊的一个,因为它的成员最复杂,覆盖的行业也最广泛。
由于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科技的发展,全球工业正在从机械化到数字化,甚至智能化的转变。
如果说5G相当于数字化的大血管、那么人工智能就相当于大脑、云计算相当于脑神经,而机器视觉则是数字世界的眼睛,是桥梁。
华为其他军团在深耕各行各业的时候,眼睛是绝对少不了的,这也是为啥任正非在说:要注重现金流时,还要加大机器视觉投入的原因,因为它太重要了,重要到可以决定其他军团的成功速度。
所以华为成立机器视觉军团绝对不是在名换赛道,而是得更高,做得更多,安防也是其中一个。
比如华为安防在碎片化市场上没做好,是因为其他部门没有配合他们,导致软件、解决方案的缺失,但是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因为机器视觉军团涉及的行业太广了,就需要各个军团相互配合,深耕码头、煤矿、金融等等场景,一举解决华为安防碎片化市场疲软的局面。
华为机器视觉能不能成功?
我还不敢断言,因为海思被制裁后,中国其他安防芯片企业虽然顶上去了,但是镜头、图像传感器等高端组件和设备,大多来还是 自国外企业,也就是说没有了海思,我们依旧被卡住了脖子。
但好处是,海思和华为并没有放弃,市场需要慢慢培养,技术突破也是一步步实现,无法就是把以前走过的路,重新再走一边。
最后,让我们祝福华为和中国机器视觉产业吧。
对了,都看到这边了,给个赞和关注再走呗。
安防芯片涨价50%!海思退、群雄起,10多家厂商挤入赛道
安防芯片原本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由于海思缺芯短期内得不到缓解,它逐渐退出的份额给了许多芯片厂商机会,这些厂商包括既有的安防芯片厂商,也有从相关领域切入的,更有初创企业。于是,安防芯片市场又开始了群雄争战,竞争相当激烈。
海思或逐渐退出IPC/NVR SoC 70%市场份额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分模拟监控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ISP、DVR SoC分别是模拟监控系统的前端和后端,IPC SoC、NVR SoC是网络监控系统的前端和后端,这四类芯片是目前安防行业最为关注的方向。
数据显示,海思在视频监控的IPC SoC和NVR SoC各占70%的市场份额。对入场的玩家来说,这绝对是一块美味的大蛋糕。首先市场空间巨大,据中信证券估算IPC SOC的市场空间在50-60亿元区间。后端DVR/NVR SOC芯片的市场空间在20-30亿元。其次,这个市场是被海思等大公司已经开拓了的成熟市场,新入者相当于直接找到了方向,几乎不会走弯路,比较容易成功。再者,由于此前厂商非常集中,其他玩家陆续入场虽有竞争,但每家都有机会。
前端IPC芯片,厂商蜂拥而至
海思的IPC芯片产品比较丰富,包括了Hi3516DV300、Hi3519AV100、Hi3559A/CV100等等覆盖中高低端市场。除海思外,IPC芯片厂商包括TI、安霸、Sigmastar、联咏、君正、富瀚微、国科微、亿智、瑞芯微、晶视、瓴盛、爱芯等等,已经超过10家厂商。
富瀚微起先以ISP芯片为主,后推出IPC SoC芯片,在海思缺芯后抓住市场机会,据估算,富瀚微的IPC SoC芯片的市场份额约为5%-10%。富瀚微表示公司着力打造 IPC 芯片产品线,推出的产品已支持无线低功耗到2K高性能 SoC,FH8830作为该公司的最新旗舰产品,支持人脸识别,移动侦测等智能化功能,受到市场青睐。此外,公司现有网络摄像机SoC芯片产品在更先进的22nm工艺节点上已实现量产,在该工艺节点上已具备完整的SoC芯片开发平台。公司的主要安防监控网络摄像机芯片均带有轻智能分析功能,包括人脸检测、人形检测、运动检测、目标跟踪等。
国科微智能安防SoC芯片主要有GK71系列、GK72系列,是针对高清网络摄像机产品应用开发的低功耗、低码率、高画质、高集成度的SoC芯片,涵盖了H.264和H.265编码标准。
2020年国科微智能视频监控系列芯片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425.83万元,比2019年增长49.84%,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17.00%。基于智能安防芯片GK71系列,GK72系列,持续深耕家用消费类摄像机细分市场,同时在运营商市场继续开拓,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摄像机解决方案。
北京君正于2014年智能视频市场产品研发,2015年底视频芯片研发成功并于2016年开始销售。北京君正已发布两颗视频芯片T10和T20,重点提供智能视觉感知分析技术。2020年下半年完成了新一代IPC芯片的投片,该芯片可满足智能视频领域不断提高的对AI处理能力的需求,并具有良好的性价比优势。2021年一季度北京君正的智能视频芯片实现营收1.7亿元,同增449%,客户包括华来、紫米、360、海康萤石等头部企业。
亿智电子发布的SV826和SV823主要面向视频编解码AI摄像机产品,采用智能H.265+编码技术,支持最高4K超高清视频录像;集成专业安防级别的ISP,搭载亿智第二代自研NPU,具有1.5T/0.8T算力,可高效支持人脸识别、检测、人形识别、车牌识别、车型识别、视频结构化,以及智能行为分析等智能应用场景。
瑞芯微2020年新一代视觉处理器RV1109/RV1126系列芯片面世,搭载着公司第二代图像处理器(ISP)和第二代视频编码器,实现4K HDR、黑光夜视功能的高清晰、低码流视频采集,以及多麦克风阵列处理,满足安防产品和 AIoT 应用对图像、声音的采集要求,利于客户实现户外强光、夜晚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该产品推出后,已迅速实现量产,在专业安防、汽车电子、智能家居领域得到客户充分认可。
瓴盛科技在去年发布了首款AIoT芯片,采用11nm FinFET制程工艺,集成了AI处理引擎,不仅具有强大的视频信号处理、编解码能力,同时还具备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安防监控、人脸识别、视频会议、车载终端、运动相机等多种智能物联网领域,提供了足够的AI处理能力来满足行业需求和家用需求。
此外,Sigmastar、联咏的IPC SoC也已经有成熟大量的供货。有行业人士对电子发烧友网记者表示,目前对海思IPC芯片的替代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但也逐步向高端芯片发力。例如,像Hi3559A这颗SOC,它提供8K30/4K120广播级图像质量的数字视频录制,支持H.265编码输出或影视级的RAW数据输出,并集成高性能ISP处理。支持业界领先的多路4K Sensor输入,多路ISP图像处理,支持HDR10高动态范围技术标准,并支持多路全景硬件拼接等。目前芯片厂商还需要努力去进行替代。
一般来说,厂商的策略基本上是从中低端开始替代,毕竟中低端市场门槛稍低,芯片厂商能够快速地推出产品抢占市场。当然竞争也相对更加激烈。而高端芯片更考验公司的技术实力,据记者了解爱芯科技、亿智电子、瑞芯微等都在发力高端安防芯片市场。
芯片战火从前端延伸到后端
目前主流NVR芯片供应商包括海思、TI、Marvell等,而海康威视、浙江大华、杭州雄迈等用的都是海思芯片,海思NVR芯片市占达70%。
NVR芯片属于网络摄像机的后端,接收前端数字化处理后的IP码流,进行集中录像存储、管理和转发。NVR芯片在支持的接入路数、清晰度以及智能分析的提升是主要的方向。
海思的方案由于在芯片应用层面的支持、低成本、成熟度等优势,占领了NVR芯片市场。而电子发烧友网记者了解到,当前富瀚微、君正以及还有一两家前端芯片厂商都在发力NVR芯片市场。
其中,富瀚微通过收眸芯科技进入DVR/NVR芯片市场,眸芯科技专注于智能音视频处理器SoC芯片,主要产品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后端设备(DVR/NVR)主处理器SoC芯片及智能家居终端主处理器SoC芯片。
近日,富瀚微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眸芯科技主要开发DVR/NVR SoC等后端芯片产品,自去年下半年已实现量产。由于今年以来一芯难求,且市场同类产品相对稀缺,供应商少,其毛利率水平会高于公司自身产品。优势在于产品准确的市场定位,玩家少,市场空间相对大,眸芯科技以较强的技术实力在该细分市场具备一定优势。
北京君正为不断完善公司在视频监控领域的产品线,展开了视频监控领域后端芯片的产品研发,预计NVR产品在下半年流片,明年批量销售。
当前,后端NVR SoC市场玩家不像前端IPC芯片那样拥挤,对于具有先发优势的这些芯片厂商来说,是非常好的市场机会。
资本涌入,安防芯片企业获大力支持
虽说安防芯片厂商当中聚焦了不少上市公司,例如富瀚微、北京君正、国科微、瑞芯微等等,但也有初创企业杀入进来,并且获得了不少的融资,可见资本也是非常看好视频监控的巨大市场空间。原本海思一家独大,很难有新进企业生存的空间,但现在反而这些企业有机会得到生存和发展。
成立于2019年5月的爱芯科技,在今年4月连接完成Pre-A、A两轮融资,总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8月,爱芯科技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
爱芯科技由前紫光展锐CTO仇肖莘创办,仇肖莘博士在芯片行业拥超过20年的从业经历,在创立爱芯科技前,曾任紫光展锐CTO、美国博通公司副总裁,并曾担任AT&T Labs首席科学家。爱芯组建了从芯片设计、研发到生产的全功能团队,核心成员均参与过10颗以上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在产品规划和产品落地上具有丰富经验。
2021年5月爱芯科技发布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性能、低功耗人工智能视觉处理器芯片——AX630A。这颗芯片仅用时9个月就实现流片,并一次成功。AX630A作为一颗可量产的高端边缘侧、端侧AI芯片,功耗在3W左右,算力达到57.6TOPS @800MHz 2w4f,等效算力为28.8TOPS @800MHz INT4,每秒钟处理图片数量超过上千张。
2020年12月,AX630A已达成量产状态,针对边缘侧、端侧应用的人工智能视觉芯片,在算法与硬件的深度结合下,可提供业界领先的视频图像质量,支持物体检测、人脸识别等多种AI视觉任务。最新消息是,爱芯科技自主研发的第二颗芯片日前也已回片并成功点亮。
此外,2018年5月,瓴盛科技由建广资产、智路资产、联芯科技、高通共同出资成立。其中,建广基金和智路基金共持股52%,联芯科技和高通持股占比均为24%。瓴盛投资方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程国祥在去年曾表示,瓴盛可能会启动新一轮融资,更加保障企业能够有更多的竞争实力来推进更多的研发,加大研发投入。
而对于上市企业来说,通过募资等方式也在扩大对安防芯片的投入,在此不一一详述。总之,无论是从融资速度、资金规模等来看,资本都在支持安防监控赛道跑出优秀的企业。毕竟,当前芯片厂商由集中走向分散,处于群雄争抢的阶段,但经过这段时间窗口期之后,市场格局会渐渐稳固下来,届时再看整个安防前后端芯片玩家的市场份额会有不小的变化。
安防芯片仍在涨价
有业内人士向电子发烧友网记者表示,从去年到今年安防IPC芯片涨价已经达到了50%。安防芯片最早的一波涨价主要集中在海思芯片缺货,那时海思芯片5、6倍的涨价。但随着全球缺芯的加剧,由于晶圆厂产能不足等因素,安防IPC、DVR/NVR芯片也持续涨价。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及推算,2020年全球IPC SoC的出货量超过2.03亿颗,IHS Markit预计中国网络摄像机(即推算IPCSoC)的出货量达到1.54亿颗。安防领域的智能化、高清化、平台化的发展趋势将给我们的芯片厂商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
相关问答
华为海思芯片有哪些-小红薯8600F8EE的回答-懂得
海思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和瑞典设有设计分部。海思的产品覆盖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
dvr和vga有啥区别?
总的来说,DVR是一种用于录制和存储视频的设备,而VGA是一种视频显示接口标准。它们在功能和应用上有着不同的用途。VGA接口通常使用15个针脚的D-sub连接器,支...
西数500gdvr专用硬盘和普通的西数500g有什么区别
WD西数监控级硬盘320G型号为WD3200AVJB,其中WD是西部数据的缩写,3代表采用3.5英寸规格设计,320代表容量为320GB,8MB缓存,内部使用两张碟片,推荐视频...
e车e拍f8记录仪怎么使用-汽车知识问答-爱卡汽车
e车e拍f8记录仪操作说明:1、开机、关机;长按电源开关键开机或关机。2、录像模式;DVR开机后会自动进入录像状态,录像指示符号闪烁。3、拍照模式;开机后按模式键...
什么是PVR?
DVR即是DigitalVideoRecorder(也叫:Personalvideorecorder即PVR)——数字视频录像机或数字硬盘录像机,我们习惯上称为硬盘录像机。它是一套进行图...
海思351芯片是什么时候推出?
2006年6月推出。Hi3515是海思半导体推出的一款基于ARM9处理器内核以及视频硬件加速[1]引擎的高性能高集成通信媒体SOC处理器,ARM9处理频率达400MHz,能够满足...
!谁帮忙回答!!海南省迪维贝科技DELTACAST码流卡有哪些,DE...
[回答]Hi3518E集成DRAM,POR,RTC,AudioCodec,Sensor电平转换以及各种时钟输出等,将极大的降低IP摄像机的ebom成本。与海思DVR/NVR芯片相似的SDK设计,能够支...
蔚来es6升级8155芯片有没有必要?
没必要。蔚来升级赤杨没有必要升,蔚来es6带来了全新数字座舱域控制器含8155计算平台,全新5G高性能中央网关及2根5G天线,1颗800万像素DVR高清摄像头,4颗300万...
监控图像很卡是怎么回事?
网络监控屏幕Caton可能由以下情况引起:1,硬件清醒对于使用计算机+软件(中卫JNVR)进行显示存储的客户,计算机配置,CPU,GPU,内存等的性能会影响显示器屏...网...
nvm原理?
放到NVM...NVM通常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对于智能卡而言,大多把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等存放到NVM中。NVM可以实现方便的读写操作,因此非常灵活。对于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