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供应商
HOME
芯片供应商
正文内容
初芯片 作为从业者,你对初入芯片行业的新人有哪些建议?
发布时间 : 2024-10-11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作为从业者,你对初入芯片行业的新人有哪些建议?

本科毕业直接入行IC,投FPGA岗,阴差阳错入行DV验证岗。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从RTL的功能验证,性能验证(pv),后仿验证,到Tapeout后的硅后调试(support ATE测试)都有参与。

其中和design team,dft team,fpga team,firmware team都有交互,support soc dv(提供对应模块的初始化激励),算是经历了一次完整的16nm芯片的项目周期。

之后以此流片项目背书跳槽,

现就职于AMD芯片设计工程师。

一、先说几点行业通用的

1、毕业五年内最好不要去初创企业,大平台或者成熟的企业不一定能让你学到东西,但一定能提供最基本的“安全”,求发展的前提是先“活着”。

当然,冲着初创公司原始股,打算几年内财富自由的,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得有两手准备。

2、workload最好不要超过一周有效工作时间的70%,debug这种技能基础好的同学半年,基础差的同学一两年基本都能掌握,有时间多思考系统,多看spec,多优化环境(要想少加班就得提高代码质量),多想一想上层数据流动,跳槽面试很少有人会问你怎么debug ,怎么调环境的,更多地是考察系统和综合能力。

3、业绩这种东西是公司家的,身体和发际线是自己的,偶尔一次绩效打d算不了什么,头发没了就回不来了。

4、面试的时候和你说工作具有挑战性,往往意味着糟糕的flow、毫无逻辑的环境、随心所欲的testcase、不限时长的加班,最终的结果就是让你逐渐失去热情,所以换工作/找工作得三思啊!

(同理,HR说你可塑性强的意思基本都是因为你什么都不会,所以可以给你压价,所以不要想太多。)

二、下面说点工作相关的

1、如果刚刚毕业,有机会从基本验证组件实现,到环境搭建,到测试用例编写已经覆盖率的收集,就尽可能去争取(不扯技能提升与发展之类的鬼话),看着很辛苦,但是等到项目迭代起来你会发现太TMD爽了,相反一上来维护别人的环境,你大概率会因为各种奇形怪状的coding style怀疑人生。

2、想要多做一些模块验证,提升一下技能的完整性是好事,但是请你一个模块至少完整地跟完1-2次流片周期,不要半年一换,做芯片不等同于软件开发(没有贬义),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和技能深度的。

3、做后防验证的时候,请尊重一下后端的同学,不要因为timing和面积约束不好要改function就不耐烦,人家修timing,算功耗也很辛苦的,有时间多向pd的同事学习,有后端知识的dv目前很少见(面试时的加分项)。

4、如果老板一直让你fix在低速总线上的各种外设,意味着你该想办法走人了,因为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好像和应届生也没什么区别。

5、有时间的话,多学习学习软件,多了解一下fpga的使用,或者最近必要热门的异构计算,等等等等,不管是你要自己开发小工具或者是拓展视野,都很有帮助,我们不是de,没有必要在一个方向上一条道走到黑(或者说做不到)。

三、不同岗位上的建议

数字设计 :如果是同level的公司,优先考虑design,总线互联,AI core,cache,soc,都是不错的方向,不过有可能的话,我比较推荐low power设计(说的就是我自己,肠子都悔青了),比较小众,卷的程度不厉害,同时又非常重要,尤其是做云端芯片的公司,基本都有这方面的需求,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

模拟 :目前国内能提供高端模拟(记住高端二字)岗位的公司仍然很少,普通的ac-dc和dc-dc,led driver这种能提供的技能积累还是比较有限的,未必真的就是越老越值钱(职业危相比数字来说还是缓和了不少)。

验证的转型方向,大致有如下几个

1.转行设计,这个转的人最多,机会相对也最多,我也曾有过类似的机会。(不说了不说了......)

2.系统软件开发,一些做云端计算芯片的公司会有这种机会,待遇也非常不错,因为dv相对来说比普通的software engineer更了解底层逻辑,所以有时反而得心应手,不过需要额外掌握cuda相关的知识。

3.fpga验证,这个不展开了,目前基本都是做fpga的同学往dv转.....

4.emulator硬件加速,这个也不错,是目前介于simulation和fpga原型验证的一个折中和补充,建议有机会作为dv的一个补充技能,不是非常建议专攻这个方向。

5.算法建模,大公司会有专门做model开发的岗位(小公司一般dv自己负责维护model ),可以更好的熟悉架构(是的,在某些公司它属于架构组)。

6.eda公司的AE,这个比较小众,不展开讲了。

最后要说的是:

其实能不能得到技能提升和大公司还是初创公司关系不大,关键看跟的leader和分配的项目。

但是,“世俗”的力量是强大的,通常情况下大公司背景的同学在面试时的加成效果更好,据我的观察毕业3年左右的同学在面试时个人能力和项目经验占到的权重基本上是30%,上家公司平台和所在部门能占到的权重至少有40%,此外初创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不是应届生能承受的。

如果不是天赋异禀,尽量不要做“富贵险中求”的事情。

鉴别初烧和老烧,就看会不会玩它

本文来自乙迷HiFi乐租,玩家真实感受。

玩家对器材的褒贬,不代表乙迷观点。

作者:Krystal

Pb2是一款老人家已经停产的,原本用于配合db2的一台高性能耳放。参数官方给的是32欧2.5w并且最高32v压摆的一个放(平衡)

体积很小,大概是三个touch4叠起来的体积。Line in 有平衡输入和单端输入,输出也有平衡和单端输出。不过这里用的是六芯平衡实在是搞不懂。。。实测接入耳机的话只需要四芯就够了。

这个耳放,无论以什么方式使用,内部所有电路都是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可以做到单端输入平衡输出或者是平衡输入单端输出(似乎大部分的平衡耳放都会有这样一个设计)。大概是为了保证不浪费大推力吧,毕竟除了便携解码,平衡lo很少见。而单端输出所有配置都是平衡的一半。

整体使用的是op+buf的思路,共四路。不过比较神奇的是op部分可以只用两个双运放代替四个单运放。原配的buf位置放了buf634u和buf634p(搞不懂为什么要叠加两个buf,官方解释是说为了获得更大的电流输出)。

增益部分,需要拆机才能调整。通过一个小东西调节每条线路的增益。一共三档增益。

没电的时候声音会开始严重失真且没有指示灯。续航还算不错,大于8小时。同时,这台耳放不能接受超过2v的linein信号。否则会产生严重失真。。。(此处特指hugo在lineout模式下调节电平到3v。不过不少随身连2v都到不了所以基本没啥好担心的。这个也应该是正常的情况。和电路有关系)

整体效果:推th900为例(由于接口问题没能试到高阻抗大耳比较可惜)

整体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和一些推力严重不足的前端比,能感受到声场明显扩大。然后声音整体失真度降低了不少。中频的人声位置没有变化,但能感觉到声音打开了,不压抑。高低频也有优化,不过没声场和中频那么明显。所以这些低阻低敏的耳机也是要上个放的。

声音走向是冷声,大推力,无染色。不过可以通过更换运放芯片来改变调音。缺点大概是一次要买四片运放实在是有些贵23333。

整体感觉这台放最适合的是低阻低敏这一类大耳。由于没机会尝试高阻耳机,所以目前给的评价也只能是这个。如果官方没有在参数上造假的话,推个hd600可以算是勉强推动了。(不过想要推地不错的话还是建议上台放)

嗯目前用下来缺点有这几点:没有电量不足的显示灯。调整增益比较麻烦(个人觉得完全可以稍微增大一点体积,做个飞线连接到面板上的开关),输出用的是六芯平衡不怎么方便。能够更换运放还是比较头疼的。毕竟对于这种耳放并没有一个详细的教程来指导玩家选择合适的运放23333。

还有个缺点可能是冷声吧。个人不喜欢冷声。不过可换运放调音还算是不错了。

如果以sustain84下的th900作为满分来看的话,这个大概是60分。不过便携能在台机面前刚及格,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毕竟这个体积实在是不大。

不过整体看来除了调节增益有点麻烦以外,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是当年捆绑流行时的耳放,放到现在由于做便携放的人不仅少,技术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提升,所以这东西依旧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个小故事:据说当年捆绑流行的时候,pb2推出以后,黑鸟sr71a的作者感到了压力提前做出了sr71b。但后者由于缺少配套的平衡解码且调音似乎差了点。后来直到入侵者推出才解决这个问题。

可惜这是一款已经停产的耳放。不过透过它仍能感受到当年的辉煌。

至于hifi是不是玄学。

并不。只不过hifi其实所涉及的知识及其冷门且并不低。导致很多人并不能了解其原理。而本身又恰恰是不直观的(声音),这么看来被称为玄学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毕竟总有一些人完全意识不到音响师这门职业的存在。

作者:Krystal

相关问答

社保原始密码多少?

社保卡初始密码有两种情况:1.初始密码为123456;2.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6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

 酒吞队  割礼是什么意思?割什么?图片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4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